陶西平:好课堂应该有笑声、掌声、辩论声

编者按

 

日前,北京市教育学会主办召开“新时代北京基础教育的坚守与展望”座谈会。应邀出席的著名教育家陶西平指出,深化课堂文化建设是北京在新时代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上应当抓住的重要关键点之一。

 

课堂教学水平是学校教育水平的集中体现,而课堂文化又是课堂教学水平的集中反映。现代学校的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学校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更要重视学生每天在学校度过主要时光的课堂文化。

 

 
 
 
创造培养好习惯的环境

经过了二十多年持续性的教学改革,特别是经过了新课改的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整体面貌已有了大的改观,课堂文化发生积极的变化,这些变化在课题研究与研究课上取得的成果比常态课更为明显。

 

但是,在相当一部分学校,课堂文化建设没有真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传统的质量观和由此形成的课堂文化仍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主义依然存在,研究课课堂的活跃与精彩并没有真正取得生动、主动、活泼学习的实效。

 

基础教育的课堂文化建设不能偏离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不能脱离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习惯,正是基础素质的重要体现。叶圣陶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因此,我们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好习惯”。那么,课堂文化建设往简单方面说,也就是创造培养好习惯的环境。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我们所讲的习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反应倾向,二是思维习惯,三是行为习惯。

 

文化自信源于日常培养

反应倾向,是道德水准的反映。一个人对事物的反应倾向,体现人的价值判断习惯。培养良好的反应倾向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刻印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成为评价事物和践行的根深蒂固的价值标准,才能取得立德树人的实效。

 

今天,我们之所以倡导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正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国格立足于国人的人格,人格的塑造又要以国格为依据。从本质上讲,当代中国的国格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完美结合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灵魂与智慧的结晶,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格教育的重要教材。

 

因此,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是形成学生文化自信反应倾向的重要途径。

 

构建课堂的审辩文化

思维习惯,是智力水准的反映。惯性思维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快捷地认知和适应周围的世界,也有助于遵守社会的行为规则。但是,如果惯性思维成为一种刻板思维定式,就难于突破常规,进行新的创造。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学生固然重要,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获取特定知识已经变得非常容易,知识爆炸时代的“知识”也在不断经历迅速的老化更新。这就引领教育从“知识传授”走向“能力发展”。

 

现代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培养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课堂中倡导以问题为纽带,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审辩性思维,使学生改变被动的盲目的接受型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始终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审辩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记住知识,更要勤于思考;不仅要求掌握技能,更要善于思考;不仅要求唯一答案,更要多个角度思维;不仅要求答案正确,更要要求答案真实;不仅达到规定要求,更要具有新意。

 

审辩能力的培养关键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质疑、善于比较、善于分析、善于综合、善于实践,从而构建课堂的审辩文化,使课堂充满笑声、掌声、辩论声。

 

改革必须发生在课堂上

行为习惯,是行为水准的反映。行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进行的某种动作,比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锻炼习惯、交往习惯等等。行为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所以,课堂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不是单一的素质,反应倾向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习惯影响着学生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因此,习惯是基础素质的重要体现,习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爱因斯坦说过:“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剩下的就是教育。”高尚的道德,科学的思维,良好的行为,最终要归结为养成一种习惯,否则就会“忘掉”而不会“剩下”,也就不会真正成为教育的成果,因此,从某种角度看,好习惯的养成就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质量标准。

 

由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看重结果,导致对过程的研究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甚至为了取得好成绩,采用了不科学的手段。习惯的养成,恰恰就在过程之中。因此,课堂文化建设成为关键。

 

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创设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一种尊重学生、尊重不同意见的环境。这和阳光与空气对于万物生长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样,是学生人格、智慧、能力生长必要的环境与氛围。改革,最终必须发生在课堂上。

(来源:《现代教育报》公号,作者:陶西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教育学会荣誉会长陶西平)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